分享

首页 >专题 >正文
VOL01
“丢准考证”谣言又起,别再心软转发了
老必    2018-06-06

每年一旦高考临近,“丢准考证”的谣言都像牛皮癣一样复发,难以根治。

这两天,全国多地的微信群、朋友圈又开始流传这样一条信息:“捡到一张高考准考证,刘明炜,考点在一中,请朋友们转发,让刘明炜联系这个号码133********。一定帮他群发一下,这孩子一家肯定急死了。扩散,扩散,别耽误孩子高考!”

这个信息是不是感觉似曾相识?这个刘明炜一会儿出现在江苏,一会儿出现在上海,一会儿出现在东北,总之,刘明炜很忙。

其实,到网上搜索一下就可以发现,全国各地每年都有考点在一中的刘明炜丢失了准考证……而且这条信息还有很多个版本,考生名字可能是“白娅倩”、“杨雷雷”,地点也包括全国多个城市。

毫无疑问,每年的“高考”都备受全国瞩目,尤其是家有考生的家长特别感同身受,一看到考生丢了身份证、没拿身份证的消息就“受不了”,分分钟想转发。所以,绝大多数人在转发这些信息的时候,很可能想都不想就转了。有些好心人,甚至还真会给这些号码打电话。

也许有人会好奇,这样的消息年年都有,还年年都辟谣,为何还总是会在网上出现呢?

这背后,当然是“有利可图”。

因为,这大都是些骗你没商量的网络诈骗电话。

如果回拨电话,要么推销广告,让你入坑价格不菲的产品;要么直接诈骗,分分钟从你卡上划走钱。

而一旦看到消息的人同情心爆棚,转发了这样的虚假消息,那也相当于无意中当了骗子的助攻手,最终导致信息被广泛传播,开始新一轮行骗。

对此,网友不能滥用自己的爱心与同情心,遇到类似情况不妨先百度一下,以免上当受骗,特别是一些好心肠的阿姨叔叔们,更有必要提高警惕。而有关部门,也要守土有责,严厉打击网络诈骗,从源头上掐断人们被骗的可能性。

 不过,撇除这些心怀叵测“丢准考证”的假消息,在每年的高考时间里,当然还真有一些马大哈考生,因为心情太紧张,而丢了准考证。

老必作为一个过来人,很想跟各位高考考生说一句,完全没必要这么紧张。

重要的事情强调三遍:平常心!平常心!平常心!越放松,成绩越好,这是符合心理学规律的。

考试嘛,因为关涉竞争,总会有人春风得意马蹄疾,有人名落孙山。只要高中三年认真学习、问心无愧就行。即使没认真学习,品尝到人生自酿的苦果,也是人生宝贵的财富。

说难听点,就是落榜又能怎样?前两年,微信上流传着一篇文章,里面有两份名单,问你这两份名单你认识多少人?

第一份名单:傅以渐、王式丹、毕沅、林召堂、王云锦、刘子壮、陈沆、刘福姚、刘春霖。

第二份名单:李渔、洪昇、顾炎武、金圣叹、黄宗羲、吴敬梓、蒲松龄、洪秀全、袁世凯。哪份名单上你认识的人多一些?

答案揭晓:前者全是清朝科举状元;后者全是当时落第秀才。

对于高考考生来说,这实在是一剂安慰良药:即使你这次高考没考好,也不代表你这一辈子就完蛋了。看看这份名单上的人,后者全都落榜,但现在流传千古,我们永远怀念他;前者虽然是当年的状元,可现在谁还知道他们。

So,安心去考,落榜了也能有大好前程。

而且,今年也是第一批00后走上高考考场。作为千禧一代,00后在互联网时代长大,见识远超过前人。更应该放下包袱,沉着应战。

今天的中国,不再是科举时代,读书人千军万马只有一座独木桥可以过。现在,有电商新秀、有快递外卖、有各种捧红“素人”的短视频平台……年轻人对“文凭”的需求,已经不再像以前那么强烈。

在这个时代,有人读书好,那就去985、211里闯荡,有人有经商头脑、文艺天赋,那也不妨登上更大的平台,开始你人生的表演吧。

 


阅读:45683

发表

0条评论
下拉加载更多
更多原创文章 查看全部 >